韵书
𥰙 𠠍 𢤂 𠻗 𣮉 𦃇 𩧋 𥌛 𩌃 𢾁 𨵈 𩇯 𤪌 𧡺 鬿 𧰙 𪘫 𤇴 𢓡 㺿 𧋘 𥉘 𧡨 𦉈 𨛬 𡖂 𦝢 𢜽 𧢦 𧝋

去声作阳平声

𥝈 𥳊 𦒎 𨘇 𢈶 𢖫 羿 𥰰 𩊒 丿 𤤺 𢘽 𡢖 𢢞 𢰂 𧫚 𩪧 𩍘 𤹝 𣖾 𥉆 𥉻 𩥉 𤫝 𨿠 𢄢 𩏚 𠭥 𢴨 𥄔 浿 𣨶

拼音:jī  韵部:
〈名〉
    (形声。从田,幾省声。本义:国都四周的广大地区)
  • 古代王都所领辖的方千里地面。后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
    • 畿,天子千里地。以逮近言之则曰畿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• 邦畿方千里。——《周礼·大行人》
    • 方千里曰王畿。——《周礼·职方式》
    • 邦畿千里。——《诗·商颂·玄鸟》
    • 视学京畿。——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  • 又如:畿尉(卫戍京城的武官);畿限(王畿的界限);畿甸(京城效区);畿兵(驻京都的士兵)
  • 王畿之外的九畿
    • 乃以九畿之籍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马》。注:“犹限也。”按,九畿,国畿及侯甸、男采、卫蛮夷也。唐虞称服,周称畿。
  • 又如:畿岳(畿服。天下);畿疆(王畿和九畿的疆界);畿夏(古指以京畿为中心的我国中原地区)
  • 疆界;地界 。如:畿略(疆域);畿封(在王畿的四周聚土为界)
  • 门内;门槛
  • 指田野
  • 西汉末,王莽改国号为新时,长安西市称“畿”
  • 唐代县的等级名。京城的旁邑为畿县 。如:畿赤(唐代京城所治之县为赤县,京之旁邑为畿县,合称“畿赤”)